比亞迪負債率僅286億,豐田1.87萬億、大眾1萬億,差距在哪?
未來科技范兒 | 05-10
41353
近期,全球上市車企陸續公布2024年報和2025一季報,資產負債率成為關注焦點。總負債與企業規模和營收相關,受重資產、長周期特性影響,汽車行業普遍負債較高,國際車企與中國頭部車企多在60%以上。不過趨勢分化明顯,國內車企負債率普遍回落,其中比亞迪半年內下降近7個百分點至70.7%,有望年內降至“6”字頭,財務韌性逐步顯現。
深入拆解負債結構,不同車企的債務狀況差異明顯。銷量和營收與負債規模緊密相關,銷量越高、采購成本越大,總負債也隨之上升。2024年,豐田和大眾總負債均超萬億元,甚至超過同期營收。
不過,總負債并不能完全反映壓力,有息負債才是真正衡量償債負擔的關鍵。通用、奔馳、寶馬等國際車企的有息負債達數千億,豐田、大眾更高達1.87萬億和1萬億元;而比亞迪僅為286億元,占總負債的5%,明顯更輕。
以銷量相近的比亞迪、通用和福特為例,比亞迪2024年資產負債率為74.64%,低于通用(76.55%)和福特(84.27%);總負債占營收比重為75%,而通用、福特均超100%;有息負債占比分別為61%、66%,比亞迪僅為5%。整體來看,國內車企尤其是比亞迪在債務結構和償債壓力上展現出更強的韌性和穩健性。
應付賬款占營業成本比例是衡量企業運營健康的重要指標,占比越低說明付款越及時。比亞迪這一指標為31%,付款周期僅127天,體現出強大的供應鏈管控能力。
近年來,中國車企業績增速領先海外車企。雖然高負債引發風險擔憂,但從財報數據來看,中國車企的負債水平全球并不算高,高負債不等于高風險。在智電轉型加速的背景下,能平衡資產與負債的車企,更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