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亮劍!央企長安重慶車展包館,秀出"世界級車企"底氣
汽車很聽話 | 06-08
19911
山城六月,熱浪翻涌。第二十七屆重慶國際車展的N8展館內,人潮如織,熱力四射。當8000平方米的展臺被長安汽車以恢弘氣勢全盤包攬,旗下長安、深藍、阿維塔三大自主品牌與合資伙伴聯袂登場時,這場盛宴已不僅是產品的展示,更成為一家央企領軍者向世界一流車企進軍的戰略宣言。
展臺中央,“黑科技實驗室”猶如一座光芒四射的創新燈塔。全固態電池“金鐘罩”以突破性的安全性能引發專業觀眾駐足;“天樞”智能駕駛系統、“天域”智慧座艙、“天衡”線控底盤構建起未來出行的技術三角;飛行汽車的科幻亮相,則向世界宣告中國車企對出行維度的重新定義。當歐洲記者團成員在機器人引導下細致詢問技術參數時,長安正以硬核科技實力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的話語權體系。
支撐科技秀場的,是長安日益強大的產品矩陣。長安啟源Q07、深藍S09、阿維塔06等電動新銳閃耀展臺,第四代CS75PLUS Ultra等經典車型持續煥發活力。試駕通道排起蜿蜒長龍,黑科技體驗區人頭攢動——這不僅是產品的勝利,更是用戶用腳步投票的市場認證。
長安深諳:真正的世界級企業,需要科技高度與人文溫度的雙重淬煉。當觀眾在探索未來科技間隙,接過免費解暑的冰淇淋,品嘗“長安食堂”蒸騰的花卷,這份充滿煙火氣的關懷,悄然消弭了科技的距離感。而展館外場,殲-10C戰斗機與其首飛試飛員的震撼亮相,則完成了一場跨越領域的價值共振。國之重器與民族汽車工業的同框,讓長安的央企擔當與家國情懷有了最硬核的注腳。
這些精心設計的場景背后,是長安持續迸發的市場勢能。5月23.9萬輛的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4.5%;新能源單月9.5萬輛、同比激增70%的亮眼數據,印證著轉型戰略的成功落地。更值得銘記的是,長安品牌累計銷量突破2868.7萬輛的歷史性時刻——這不僅是個數字里程碑,更是一家深耕四十載的央企厚積薄發的實力見證。
全球化布局正為長安的“世界級”目標鋪設快車道。從九大海外生產基地的制造網絡,到5月剛剛投產的泰國羅勇新能源整車制造基地——長安首個海外新能源專屬工廠,全球制造新版圖已然成型。14000個海外渠道網點星羅棋布,將“中國智造”輸送到世界各個角落。朱華榮董事長擘畫的2030年海外銷量150萬輛目標,正在從戰略藍圖轉化為具體路徑。
作為汽車行業“國家隊”的領軍者,長安的轉型之路具有典型示范意義。在產業深度變革的十字路口,長安以五大戰略支柱構建發展框架:核心技術迭代突顯創新定力,全譜系產品布局展現市場銳度,新質生產力鍛造指向制造革命,全球化進程加速彰顯國際視野,資本運作能力提升完善商業生態。這不僅是產銷規模的擴張,更是體系能力的全方位躍升。
長安的“快馬加鞭”,承載著中國汽車工業的集體期待。當傳統合資格局松動,新能源賽道重構競爭秩序,以長安為代表的央企陣營,正憑借體系化優勢和戰略定力搶占制高點。泰國羅勇工廠從奠基到投產僅用14個月的“長安速度”,不僅展現央企效率,更向全球市場輸出“中國智造”的新范式。
在重慶這座志在打造“全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的城市舞臺,長安的包館之舉頗具象征意義。8000平米的展臺是物理空間,更是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精神場域。當歐洲媒體在長安展臺驚呼“技術超越預期”,當東南亞消費者駕駛長安新能源車穿梭曼谷街頭,世界正在重新認識中國汽車——而長安,恰是這場認知革命的重要推手。
從山城重慶出發,長安的新征程已然開啟。全固態電池實驗室的科技之光,羅勇工廠的生產線轟鳴,財報上躍動的增長曲線,共同勾勒出世界級車企的成長軌跡。當這艘央企巨輪以創新為帆,以全球化為舵,其駛向的不僅是2030年500萬輛的銷量目標,更是中國汽車工業在世界版圖上樹立的全新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