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軒轅論壇啟幕,在反內卷與反破壞中尋找產業破局點
水滴 文潮陽 | 06-17
70425
6 月 13 日,2025 第十七屆軒轅汽車藍皮書論壇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啟幕。這場以 “決斷” 為主題的行業盛會,吸引了來自一汽、東風、長安、上汽等近 80 家主流車企的采購研發負責人、供應鏈領袖及專家學者,超 1000 位嘉賓共同圍繞戰略、合資、出海、AI + 等 10 大議題展開頭腦風暴。
千位嘉賓聚首廣州,軒轅論壇拉開汽車業 “決斷” 大幕
軒轅藍皮書論壇主席賈可博士在開幕演講《中國汽車的十大決斷》中敲響警鐘:“2025 年中國汽車產業已進入膠著的淘汰賽周期,生存還是死亡,取決于當下的根本策略。沒有決斷,就無法決戰。” 論壇現場,除了數十場主題演講,還設置了 15 大圓桌辯論與 3 場尖峰對話,從技術路線選擇到用戶生態構建,議題覆蓋產業變革的核心痛點。
值得關注的是,第十屆鈴軒獎在論壇上正式啟動申報,該獎項作為中國汽車零部件年度貢獻獎,將通過資料審查、集體評審等多輪篩選,于 11 月 1 日的供應鏈峰會中揭曉結果。官方數據顯示,本屆評審團由近 80 名車企采購研發專家組成,旨在發掘供應鏈領域的創新力量。
從 “價格戰” 到 “價值戰” 的行業轉向
自 2024 年賈可博士提出 “六大內卷怪象” 引發輿論風暴后,反內卷已成為行業共識。2025 年 6 月 9 日,工信部啟動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被視為汽車反內卷的 “第一只靴子”。論壇現場,車企高管們圍繞 “如何跳出內卷陷阱” 展開激烈討論。
廣汽集團副總經理高銳以 “馬拉松” 比喻市場競爭,強調供應鏈體系作為 “配速員” 的關鍵作用:“廣汽承諾不超過 60 天的供應商賬期,以開放合作推動產業鏈協同。” 在他看來,價格戰絕非長久之計,健康的供應鏈資金周轉才是企業長跑的根基。
奇瑞控股董事長尹同躍則直言:“降價是應對競爭最無奈的一招,對行業是飲鴆止渴。” 奇瑞執行副總李學用進一步提出 “比技術、比產品、比服務” 的 “三比” 策略,取代 “內卷” 思維。嵐圖汽車 CEO 盧放則呼吁車企回歸用戶價值:“市場不是輿論場,品牌根基在實驗室和用戶場景中,應聚焦服務能力而非流量忽悠。”
蔚來創始人李斌的表態尤為鮮明:“蔚來是最不愿意卷價格的企業。” 他強調,企業應將競爭焦點轉向技術創新、產品體驗與服務品質,而非陷入低水平價格競爭。
探尋“破局”之法,從戰略到執行的五大核心路徑
面對淘汰賽壓力,論壇嘉賓圍繞 “決斷” 提出具體落地路徑。Faraday Future 創始人賈躍亭通過視頻分享 “一把手五大決斷力”:戰略方向、產品技術、用戶生態、出海方式與體系建設,強調 “搖擺不定只會被淘汰”。
奇瑞李學用將 “決斷” 拆解為四大堅持:堅持技術創新、國際化、用戶為先與企業初心。他以奇瑞海外市場為例,指出 2025 年品牌需以技術硬實力突破全球市場壁壘。而軒轅論壇的 “十大議題” 設置,實則勾勒出行業破局的關鍵賽道 —— 具身機器人、場景化營銷、AI 技術應用等新領域,成為車企布局的重點。
論壇現場,“以決斷迎決戰” 的口號貫穿始終。正如賈可博士所言:“企業必須放棄幻想,要么斷舍離,要么填平補齊,沒有時間拖延。” 從技術路線的取舍到全球化節奏的把控,從供應鏈協同到用戶體驗重構,每個決斷都可能成為企業生死存亡的轉折點。
寫在最后:
2025 年的中國汽車產業是在變革深水區尋找確定性,正站在電動化與智能化交織的十字路口。軒轅論壇的價值,不僅在于揭示 “淘汰賽” 的殘酷現實,更在于凝聚行業共識 —— 當價格內卷退潮,技術創新、生態構建與全球化能力將成為新的競爭標尺。從廣汽的供應鏈承諾到蔚來的技術堅守,從奇瑞的 “三比” 策略到賈躍亭的五大決斷力,大佬們的思考勾勒出一條清晰路徑:唯有以決斷破局,以長期主義筑基,才能在決戰中贏得未來。畢竟,汽車產業的馬拉松,從來只屬于有準備的 “決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