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V級慌了?長安凱程V919:中國“10萬級Van”如何顛覆全球市場?
波帆說車 | 06-30
18196
SUV與MPV各位都很熟悉,那Van呢?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廂式車!
奔馳V級作為Van領域的代表車型,在歐洲非常常見,它既能滿足城市物流需求,也是商務接待的一把好手,但因為價格問題——有數(shù)據(jù)顯示其海外7萬歐元起步,國內(nèi)指導價也奔著50萬往上,一般的個體戶或者中小企業(yè)對此只能望而卻步!
有車企做高端局,就有車企做平價局,長安凱程V919同樣作為Van,其起售價8.99萬,相當于以10萬級的定價填補市場空白,以純電動車的身份甚至還具備反向出口歐洲等主流汽車市場的潛力,在歐洲Van的“貴族”與中國“顛覆者”之間難免會有激烈碰撞。
或者說,在與長安凱程V919的碰撞中,奔馳V級甚至會感到恐慌!
用途高度重合,但價格天差地別
兩者售價區(qū)間雖然看似天差地別,但用途卻高度重合。奔馳V級在國內(nèi)總是以高端商務車的形象出現(xiàn),價格也不低,但在它的老家——歐洲,其定位卻并非是純粹的豪華MPV、而是多功能Van,這與埃爾法在國內(nèi)被包裝成百萬豪車是一個道理。不僅是客運,物流、商用等領域也會被應用到。
換句話說,它的本質(zhì)還是一輛工具車。
而長安凱程V919也同樣適配奔馳V級以上用車場景,既然如此,車內(nèi)空間大小與載重能力就成為衡量作為Van實用性的重要指標。
數(shù)據(jù)上,長安凱程V919車內(nèi)空間為10.3m3、載重1.7T,而奔馳V級只有6.4m3、載重1T左右,二者差異比較大。更為重要的是,前者幾乎只用了后者1/5左右的價格就能干同樣的活兒,這對中小企業(yè)來說再適合不過。
新能源碾壓燃油,運營成本差出一輛車
新能源對決燃油動力,運營成本差出一輛奔馳雖顯夸張,但必然是差一大截的。奔馳V級在歐洲主打的其實是柴油版,在面對越發(fā)嚴苛的排放法規(guī)時,作為燃油車的經(jīng)濟性與后期保養(yǎng)成本在面對電車時就是明顯的劣勢。
長安凱程V919作為純電Van,其百公里電耗為16.5kWh,以其88.02度的動力電池為例,其充電費用不知比奔馳V級燃油費省多少,80%都不止。并且也具備30分鐘快充(30%-80%),補能基本不耽誤物流配送。
更重要的是,長安V919還給到了8年40萬公里的質(zhì)保,也沒有發(fā)動機、變速箱等維護費用,后期成本很低。
假設駕駛長安凱程V919一年跑5萬公里,五年甚至能比V級省下12-15萬,相當于又能買一輛V919。
智能化碾壓,V級還停留在“功能機”時代
再就是智能化,自主品牌在這方面優(yōu)勢是一貫的,哪怕它是一輛Van?,F(xiàn)在的合資與豪華在乘用車車機上表現(xiàn)還不錯,但在商用場景中,其智能化表現(xiàn)就不理想,這其中也包括奔馳V級,說它的智能化為0都不為過。
反觀長安凱程V919,不僅可實時監(jiān)測超載、支持手機遠程上電、空調(diào)預開,還標配了ACC、盲區(qū)監(jiān)測,同時也具備6.6kW外放電功能,能當移動電站使用。以長安凱程V919的“智慧生態(tài)”來看,雖然奔馳V級玩的是高端局,但也更像上個時代的產(chǎn)物。
全球市場潛力,中國“10萬級Van”能否征服歐洲?
再看全球市場,電動化在汽車領域的影響是多維度的,不僅在乘用車領域,上述說的商用、物流等領域的需求量也不小,因為節(jié)能減排、運營成本更低,電動Van在歐洲的需求甚至爆發(fā)。
除了奔馳V級之外,其實還有奔馳eVito,e代表了其電驅(qū)動特征,數(shù)據(jù)顯示其純電續(xù)航為400多公里、售價在6萬歐元左右,按照當下的匯率計算,售價超50萬人民幣。而大眾ID. Buzz Cargo的續(xù)航也在400公里左右,售價約5萬歐元,換算成人民幣是40萬+。
而長安凱程V919如果以成本價10萬左右出口到歐洲,一輛差不多就是1.2萬歐元,即便加上關稅等一些列額外費用,其售價仍然比歐洲Van便宜,成本完全可控。哪怕以3-4萬歐元標價,都有概率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王牌。
何況還有470km的續(xù)航、1.7T承載以及10.3m3空間的功能優(yōu)勢,中國“10萬級Van”的全球市場潛力其實不小。
小結(jié):Van市場的“iPhone時刻”來了
乘用車市場,BBA所代表的高端市場正被新勢力們漸漸滲透,奔馳V級雖然也代表了燃油Van時代的“高端化”,但其高昂的售價以及落后的智能化表現(xiàn),相對難以捕捉到新時代的商用訴求。
長安凱程V919恰恰打出了差異化,既有極致的性價比、又有超低運營成本,同時還有數(shù)智化碾壓能力,有點Van市場的“iPhone時刻”到來了的意思,讓其具備全球競爭力,反向施壓歐洲等全球主流汽車市場。
所以對于“Van”的價值——創(chuàng)富工具的屬性要突出,而非加強豪華標簽,奔馳V級若不加速電動化、平價化,某天被這款“中國Van”逼到墻角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