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銷量來襲!比亞迪37.7萬輛穩居榜首,合資品牌殺出重圍
汽車網評 | 5小時前
3286
5月車市在政策刺激與消費回暖的雙重驅動下,交出了一份分化劇烈的成績單。乘聯會數據顯示,當月乘用車零售量達193.2萬輛,同比增長13.3%。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攀升的背后,一場由技術、價格與用戶思維驅動的市場重構正在加速。
自主品牌:技術普惠與戰略縱深的勝利
據汽車平臺5月銷量數據顯示,可以看到比亞迪表現依舊強勢,以26.6萬輛登頂榜首。其中,海鷗為3.1萬輛;秦PLUS DM為1.9萬輛;秦L DM為1.9萬輛等。由此可見,比亞迪在5月下旬,率先啟動“百億補貼618”活動,還是非常奏效的。
另外,吉利也有不錯的表現,以8.2萬輛位列第四。其中,星越L為2.1萬輛;博越L為1.3萬輛;星瑞為1.2萬輛等。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率先開啟618補貼活動后,吉利也迅速跟進,如吉利銀河推出“百萬福利”,對星愿車型開放限時補貼價。所以也不難看出,吉利銀河賣出7.9萬輛的不錯成績。當然,緊隨其后的五菱賣出7.95萬輛,其小型車型銷量依舊穩定。
合資品牌:經典車型迭代與價格策略的雙重驅動
各位有沒發現,在5月銷量榜單中,合資品牌大眾與豐田殺進前二、前三。值得一提的是,各自的經典車型依舊發揮出色,帶來不錯的銷量。
大眾通過終端政策優惠和產品更新鞏固市場地位。例如,朗逸通過終端優惠將起售價降至8萬元區間,疊加1.5T EVO發動機的成熟技術,月銷達2.29萬輛。速騰1.5T版本落地價進入12萬檔,直接對標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以「油電同價」策略吸引價格敏感型用戶。帕薩特則憑借 20% 的終端優惠,在 B 級車市場維持競爭力。
豐田通過混動技術普惠和中期改款升級提升燃油車競爭力。卡羅拉Cross(國內對應鋒蘭達 / 銳放)新增 Hybrid 200版本,起售價維持12萬元區間,精準切入年輕家庭市場。凱美瑞則通過「油電同權置換禮」和華為合作車機系統的升級,5月銷量達1.9萬輛,創年內新高。這種「技術升級 + 價格穩定」的組合,既強化了豐田「耐用省油」的口碑,又滿足了智能化需求。
5 月新勢力銷冠密碼:零跑「技術平權」稱王,理想、問界各憑本事突圍
5月新勢力銷量榜揭曉,零跑以4.14萬輛連續三月登頂,理想(4.08萬輛)、小鵬(2.99萬輛)緊隨其后,形成「兩超一強」格局。這場戰役中,賣得好的車企都抓住了同一個核心—讓用戶用更少的錢,買到超出預期的體驗。
零跑的奪冠密碼藏在價格表里:10.98萬的C10標配800V高壓平臺+激光雷達,15萬的 C11 增程版標配前排通風加熱 + AR-HUD。這種「把 30 萬配置塞進 10 萬車」的打法,精準戳中三類用戶:小鎮青年、務實家庭、網約車司機等。最關鍵的是,5月推出「一口價限時政策」,C16 增程版直降 2 萬,配合 Stellantis 共享架構降低 30% 成本,實現「降價不降質」。數據顯示,零跑用戶中 70% 來自合資燃油車置換,「花小錢買越級體驗」的心智徹底打通。
汽車網評:
這場車市變局中,技術迭代速度與用戶需求洞察成為分水嶺。自主品牌憑借 "電動化 + 智能化" 雙輪驅動;合資品牌像大眾與豐田5月燃油車的逆勢增長,本質上是品牌信任、價格策略、市場慣性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新勢力則是呈現出一超多強的格局,這一結果也印證了市場從“野蠻生長向技術驅動”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