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這條路 為何我更相信廣汽傳祺能再造“祺跡”?
汽車白話 | 2024-12-30
21238
回首2024,中國汽車市場可謂是精彩紛呈。新能源滲透率超50%,年產破千萬,這些數字彰顯了整個行業的蓬勃生機。
但另外一面,是整個行業的“卷”:燃油車和新能源膠著替代、此起彼伏;新能源內部增程、插混跟純電也陷入了一種反復;還有智能與傳統制造經驗、全新技術迭代都在替代融合......
過去,我們說是新勢力的大浪淘沙。現在,行業的老牌車企,甚至是年銷量超過百萬的頭部廠商,都在開始準備下一階段的市場競爭。面對發展的十字路口,大部分傳統車企還在躊躇之時,廣汽傳祺卻毅然選擇了“高舉改革大旗”,走上了一條全新的創變之路。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概括就是,廣汽傳祺不僅要在MPV領域做到最專業,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也要做到“全都有、全都好”,大步邁進頭部品牌。
繼承與創新:立足于MPV市場火力全開
所謂轉型,自然需要革故鼎新的勇氣與魄力,即“自己革自己的命”。但轉型升級,卻也不能全部盲目的推倒重來,需要有一個立足點。繼承與創新,就像是八卦中的“陰陽”一樣,從來都是相生相克,相輔相成;廣汽傳祺的立足點就是——MPV。
前不久,廣汽傳祺MPV家族歷史累計銷量正式突破了70萬輛,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差不多就是過去7年的時間里,廣汽傳祺都在以“銷冠的實力”持續領跑這一市場!目前,達成這一成就的中國品牌,也只有廣汽傳祺。
作為最懂中國用戶的“MPV專家”,齊全的車型矩陣是廣汽傳祺的既有優勢。從2018年推出首款MPV車型開始,廣汽傳祺就針對國內消費者“既要又要”的訴求,不斷更新迭代,包括逐步推出了M6、E8、E9,各個車型又根據用戶的需求衍生出多款產品;到如今,廣汽傳祺MPV家族擁有了最全的MPV矩陣,不僅覆蓋了從入門到高端、從燃油到新能源、從商務到家用的多個細分市場,無論選什么類型的MPV,它都能給你想要的答案。
至于為什么說它是最懂中國用戶的“MPV專家”,這里說兩點就可管中窺豹:針對MPV第三排安全隱患,它獨創了360°安全氣囊矩陣,后風窗氣囊和3.2米超長側氣簾可為每位乘客保駕護航;針對老人和小孩易感人群,它打造了業內首創無風感健康空調。
以上這些,恰恰都是大家容易忽視的地方,但廣汽傳祺不僅關注到了,還給出了近乎標準的答案。簡單來說,你可以在廣汽傳祺任何一款MPV上享受到“平權”,這種平權不僅僅是給你一臺看起來的好車,更重要的是,無論你預算多少,都能選到與之對應的品質車型。
不是單純靠低價競爭搶占市場,廣汽傳祺MPV家族一直堅持“高價值和高品質”。在車市價格戰打得熱血沸騰的背景下,沒有選擇一味去卷價格,傳祺把精力著重放在了提升產品品質上。連續8年J.D. Power中國新車質量冠軍、三年64.28%的自主品牌保值率排行榜第一,傳祺M8、M6分別奪得今年上半年自主MPV保值率前二......這一系列成績,都證明了廣汽傳祺在MPV領域的專業性,以及用戶對于廣汽傳祺品牌的認可。
多年深耕市場換來“最懂中國用戶的‘MPV專家’”的身份坐實,同樣也證明了中國品牌在積累了足夠經驗后,完全有能力造出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高素質MPV。
過去,消費者只買合資、進口品牌,如今,也愿意為中國品牌買單。廣汽傳祺用7年時間完成中國MPV“可用”到“最好”的轉變;可以說,它不僅是改寫了中國MPV市場格局,更是改寫了中國車市格局。也正是依托于對用戶需求的差異化理解,以及在MPV專業的造車經驗、優異的市場口碑,廣汽傳祺面向新能源科技企業的轉型,顯得底氣夠硬、基礎夠扎實;70萬MPV用戶的選擇,就是其加速變革的底氣和信心之源。
趟出一條道:掌握技術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想要走得遠,必須先能站得穩。雖然當下不少車企都在拓展各方面的布局,但廣汽傳祺的轉型之路,卻格外有意思,細究背后的關聯你就會發現,這些都是面向未來發展態勢所下的一盤大棋。
早在4月,廣汽傳祺就針對新能源用戶在補能、品質、安全、服務的痛點,推出了全周期、全場景的EV+無憂解決用車方案。為配合方案落地,11月的廣州車展,廣汽傳祺又帶來了歷時7年、投入10億、超過1500名工程師共同打造的全新EV+新能源平臺。
“增程、插混雙模并行;自研、合作雙輪驅動;駕乘、安全雙重兼顧”——這便是今后廣汽傳祺征戰國內外市場的利器。
從覆蓋范圍來看,EV+新能源平臺能夠同時提供EV、PHEV、REEV以及HEV四種動力模式,例如,當前增程車普遍面臨的發動機啟停振動噪音大、饋電油耗高、饋電動力不足等用車痛點,而EV+新能源平臺采用了增程、插混好雙模于一體的設計,在帶來更多元化動力選擇的同時,還可以實現油耗降低15%、純電續航提升12%......
同時,為了海外市場還可以兼容燃油車型的開發,并可以實現前驅、后驅以及四驅等多種驅動模式,在四驅中還可以實現雙電機和三電機方案;除此以外,EV+新能源平臺在設計之初還考慮都了轎車、SUV、MPV以及其衍生車型的需求。
簡單來說,相較于業界同行比較單一的能源形式布局、車型布局,EV+新能源平臺筑起了技術護城河,足以幫助廣汽傳祺開拓出“上下通吃”、“各種能源形式通吃”的局面。
傳祺EV+第二個顯著亮點,便是在智能化領域的“自研、合作”的雙輪驅動。
當前,市場的競爭正正逐漸從電動化的上半場,轉到智能化的下半場,廣汽傳祺不僅在新能源領域全身武裝,擁有全棧自研新技術,如被我們熟知的ADiGO SPACE智能座艙、ADiGO PILOT智能駕駛,還有EEA3.0 星靈電子電氣架構等等,都是能力不俗的存在;同時,廣汽傳祺也打開大門,引入了——“華為”,乾崑智駕、鴻蒙智能座艙等用戶喜聞樂見技術,將快速提升廣汽傳祺智駕能力,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傳祺+華為,可以說是“雙方在對的時間,遇到了最好的彼此”;這種1+1>2的技術模式,也能快速提升廣汽傳祺的效率,從而實現技術的高效轉化,構建出更強大的競爭力。
此外,傳祺優秀的造車DNA也將在EV+新能源平臺得到快速進化。底盤、NVH和安全性等造車的關鍵技術,原本就是廣汽傳祺的傳統強項,EV+新能源平臺的加持,將使得這個技術基座如虎添翼;比如其在滿足最嚴苛的安全標準基礎上,通過“鉅星智控底盤”搭載主動預瞄多腔空懸、乾坤掉頭等高端科技,底盤質感、轉向靈敏度可媲美百萬豪車。
今年廣州車展上亮相的傳祺S7,便是EV+新能源技術平臺的第一款量產車型。按照規劃,包括傳祺S7在內,廣汽傳祺2025年共有四款高階智駕車型將陸續上市、火力全開,覆蓋轎車、SUV、MPV全品類。也就是說,2025年廣汽傳祺即將迎來智駕突破之年,這不僅是“傳祺煥新”之年,更是新能源與智能化的爆發之年!隨著新平臺、新產品、新智駕的到來,以及品牌煥新工作的持續推進,廣汽傳祺也將進入全新時代,并以更高的銷量,助力廣汽集團在“番禺行動”中制定的集團自主品牌200萬銷量目標。
汽車渝評
身處百年未遇之大變革,心有繁星,方能前行不輟。
中國汽車品牌的轉型升級之路,當然不止一條;但廣汽傳祺不僅展現出了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更以穩健的步伐和深厚的技術底蘊,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轉型之路。可以預見的是,蓄勢已成的廣汽傳祺,也將在智電時代開創一個新的“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