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下一個“賽力斯+奇瑞”
汽車K線 | 01-26
21357
引入大眾卻“喧賓奪主”,代工蔚來卻“分道揚鑣”,誰才是江淮汽車真正的白衣騎士?
在將合資企業控制權讓與大眾集團,結束與蔚來的7年并肩之后,江淮汽車欲借助世界汽車巨頭和頭部新勢力創造更大發展空間的嘗試,基本告終。
折騰了七八年,驀然回首才發現,江淮汽車的瓶頸,依然沒有全部打開,但也總歸習得一二。
2024年,江淮汽車全年合計銷售汽車40.31萬輛,同比減少7.42%;但值得一提的是,這里同比的2023年銷量(43.54萬輛),已經剔除了代工蔚來車型的數據。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2023年,江淮汽車銷售59.25萬輛,創造繼2016年64.3萬輛后的第二高點;也就是在這一年,江淮汽車出售了與蔚來合作車型相關資產。因此也就出現了2024年江淮汽車銷量下滑。
對江淮汽車來說,多年努力看似付諸東流,但也有收獲,至少在資本市場,2024年江淮汽車(SH:600418)成功實現股價和市值翻倍,漲幅領跑70家中國汽車業上市車企,與流量明星小米集團,難分伯仲。
賭把大的
回到起點并不可怕,只不過從頭再來。
這一次,華為能否成為江淮汽車的白衣騎士?
相比其他“三界”,尊界,是當前鴻蒙智行旗下最高端的品牌;對江淮汽車來說,更是如此。
1月14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其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項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
江淮汽車本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高端智能電動平臺開發項目。
2024年11月26日,江汽集團與華為合作的尊界S800正式亮相,劍指百萬級豪車市場;雙方為尊界打造的超級工廠也于去年12月16日正式落成。
當前,鴻蒙智行旗下另外三界已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嶄露頭角,而走高端路線、姍姍來遲的尊界,更不能掉鏈子,必須啃下華為“四界”中的最高界。畢竟,有個“尊”字。
為了得到華為深度賦能,參照長安阿維塔和賽力斯,也不排除江淮汽車后期募資參股引望的可能性。
消息公布當日,江淮汽車大幅拉升9.66%。
看著曾經的小康股份、如今的賽力斯市值沖上2000億,汽車行業也發生了“丑小鴨變白天鵝”的真實案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月20日,賽力斯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后,次日收跌5.05%,反映出業績不達資本市場預期。
賽力斯已經來到了接受資本市場更加嚴厲審視的時刻,業績下滑或者銷量萎縮,都可能成為雷擊。
隨著大廠新勢力產品爆發,賽力斯,尤其是問界M9還能否在50萬元以上市場繼續保持優勢和增速,對賽力斯來說很關鍵。
相比之下,處于增長前期、市值尚不到千億元的江淮汽車,更容易收獲看好。也有股民稱,“選擇投資江淮,就是選擇投資不上市的華為。”
近日,浙商證券認為,相比其他百萬級豪車,尊界S800主打智能化,除了剛剛發布的無人超充外,尊界未來或有望帶來更多華為賦能的顛覆性功能。
該行預計,江淮汽車2024年~2026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1億元、12.4億元和15.9億元,維持該股“買入”評級。
信達證券同樣看好華為賦能下,江淮汽車在豪華市場的銷量表現,且認為尊界有望為江淮帶來較大盈利彈性,建議關注。
廣發基金副總經理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混合基金,披露2024年四季報顯示,持股變動方面,劉格菘減倉了賽力斯28.52%,江淮汽車重返持倉前十。
S800只是前戲?
1月20日,華為余承東在社交媒體發布了尊界S800全新黑金雙拼車漆預告圖,再次為尊界引來了不少關注。
值得思考的是,現在鴻蒙智行旗下“三界”,其實分工相對明確,例如享界有高端轎車S9,問界主打SUV,智界則是一款轎車S7+一款SUV R7,現在乘用車版圖中缺少的,是一款MPV。其實早些時候,業界就曾普遍猜測,尊界首款車型應該是一款MPV。
江淮汽車造MPV有歷史和技術積淀,從一些申報信息中也不難看出尊界進軍MPV市場的蛛絲馬跡。
這完全有可能。
所以在筆者看來,尊界S800這款轎車,更像是營造預期,為后續的MPV做鋪墊。屆時,尊界有江淮做底子,有華為的科技賦能做里子,會造出一款怎樣的MPV,讓人期待。
這也將改善江淮汽車雖“商乘并舉”,但商強乘弱的局面。
在江淮汽車的募集說明書中,《汽車K線》發現,江淮汽車旗下的商用車業務表現,明顯強于乘用車業務。
我們不妨大膽預測,江淮與華為未來在商用車領域合作的可能性。畢竟,這是賽力斯、奇瑞、北汽藍谷所缺少的。
2024年前9個月,江淮商用車業務收入為150.46億元,占比50.85%;乘用車業務收入117.73億元,占比39.79%;客車、底盤等合計占比約9%。
「圖片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2021~2023年間,其商用車占總營收比重分別為65.5%、53.7%和50.44%;而乘用車收入占比同期則為24.26%、33.68%、38.18%和39.79%,呈緩慢上升趨勢。
因此,提振江淮汽車的乘用車板塊,華為是最大看點。
海外優勢
募集說明書中,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從銷售市場的區域分布來看,江淮汽車境外收入占比在2023年和2024年前9個月均超過62%,遠超境內營業收入;與2022年和2021年形成鮮明反差。
江淮汽車國際板塊出色的業績,也不禁讓人想到同屬安徽省的奇瑞汽車,在海外市場同樣做得風生水起,現在正謀求港股IPO。
「圖片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這或許也是江淮汽車在國內汽車市場、尤其是乘用車市場嚴重內卷的背景下,2024年歸母凈利潤反而大增近240%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披露消息,截至目前,江淮汽車產品已出口至拉丁美洲、歐洲、非洲、亞洲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出口規模在總體出口規模中占較大比例,江淮汽車已進入歐洲的土耳其、意大利以及北美的墨西哥等市場。
這也為未來尊界出海做好了鋪墊,更何況還有華為的海外優勢和強大渠道加持;成為像奇瑞汽車那樣的“出口大戶”也不是不可能。
過去10多年來,中國汽車出口一直在100萬輛左右徘徊,自2021年始迎來爆發式增長。
2021年突破200萬輛、2022年突破300萬輛、2023年逼近500萬輛,而到了2024年,這一數值已經達到585.9萬輛,出口紀錄不斷被刷新。
Views of AutosKline:
如何在穩固商用車和海外業務基礎上,加速提振乘用車板塊,是江淮汽車在資本市場成為下一個賽力斯的關鍵。
抱緊華為,江淮汽車這次只能贏。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風險大,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