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車凈利降68.5%,旗下現代、奔馳困境重重
五星評車 | 04-01
20611
北京汽車(001958.HK)近日發布的2024年財報,其盈利能力堪稱上市后“最差”。
2024年,北京汽車凈利潤為9.56億元,同比下降68.5%。五星汽車發現,自2014年上市以來,北京汽車2024年的凈利潤為公司上市后最低一年。
其中,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收入75.26億元,同比下滑50.7%;毛虧44.4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7.5億元。
北京汽車擁有北京品牌、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和福建奔馳四個品牌,當前均面臨著業績壓力。
3月28日,北京汽車發布財報顯示,公司2024年收入達1924.96億元,同比下降2.76%;權益持有人應占凈利潤(簡稱“凈利潤”)為9.56億元,同比下降68.5%。
從構成上看,2024年,北京汽車乘用車中燃油車收入達1849.69億元,同比增長1.2%;毛利達353.29億元同比下降16%。同期,公司新能源汽車收入75.26億元,同比下滑50.7%;毛虧44.4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7.5億元。
從整體上看,2024年,北京汽車毛利達382.99億元,同比下降19.4%,主要是由于銷量下降及增加促銷活動。
在財務狀況方面,北京汽車2024年總資產為1720.44億元,總負債為935.63億元,負債率從53.0%上升至54.4%。
流動負債方面,北京汽車2024年應付賬款顯著增加,從上年的358.48億元增至393.08億元。
此外,北京汽車2024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由上年的242.49億元,增至291.49億元,同比上升20.2%。
財報中,北京汽車表示,管理層指出,盡管面臨多重挑戰,但公司依然具備良好的現金流和融資能力。
財報中,北京汽車介紹,本集團加速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乘用車產品類型覆蓋燃油和新能源車型,通過北京品牌、北京奔馳、北京現代和福建奔馳四個品牌開展運營。
3月13日,北京汽車發布的有關北京奔馳財務信息的公告顯示,公司持有北汽奔馳49%股權,與上年同期一致;權益法賬面值達24.43億歐元,與上年同期25.78億歐元相比減少5.24%;權益法收益達10.73億歐元,與上年同期14.57億歐元相比減少26.36%。
業績方面,2024年,北京奔馳收入達217.47億歐元,同比下降3.28%;稅后利潤24.43億歐元,同比下降18.54%。
2024年財報中,北京汽車對銷量數據諱莫如深,也只撿好的披露。
2023年年報中,北京汽車介紹,本集團燃油車業務發揮優勢、挖掘增量,新能源方面轉型向新、積蓄動能,全年銷售整車104.2萬輛、同比增長7.3%,全價值鏈協同發展,核心業務實現突圍。
同時,北京汽車披露,2023年本集團實現新能源車銷售10.2萬輛、同比增長46.6%。
然而,在2024年財報中,北京汽車僅介紹,2024度,本集團聚力聚焦“國內、國際”雙戰略市場,持續提高市場管控與支持能力,以加速全球化發展為核心,以銷售上量拉動提質突破,報告期內實現出口銷量12.0萬輛,增速遠超行業,實現跨越式增長。
分品牌來看,北京汽車介紹,2024度,北京品牌聚焦“國貨精品、越野世家”,以越野矩陣為主力,深耕越野、泛越野領域,全年實現銷量17.3萬輛,特色市場得局部突破,越野車銷量占比持續提升。
可以拿來對比的是,2023年財報中,北京汽車披露,北京品牌全年銷量突破16萬輛,2024年的增幅超過8%。
不過,北京汽車公眾號發布銷量快報顯示,北京汽車(北京品牌)2024年銷量達18萬輛,同比增長22%,這與財報中的數據并不相符。
有行業人士表示,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來是兩個“銷量”統計口徑不同,二來是快報數據難免有所差異。
需要注意的是,2014年至2016年,北京品牌銷量分別為30.96萬輛、33.71萬輛和45.71萬輛,呈現上升趨勢。
然而,2017年至2022年,北京品牌銷量分別為23.58萬輛、15.62萬輛、16.7萬輛、8.18萬輛、7.24萬輛和7.2萬輛,基本呈現下降趨勢。
顯然,北京品牌銷量雖有起色,但已不復當年之勇。
北京汽車自主品牌銷量回暖,合資品牌的銷量則較為難看。
掛牌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現代的銷量達15.42萬輛,較上年同期24.08萬輛下降約36%。
按照計劃,北京現代的目標是在2025年達成50萬年銷規模。其中,燃油車要實現全面混動化,產銷30萬輛;純電車則要實現產銷20萬輛。
從整體銷量數據來看,2013年至2016年,北京現代銷量分別為103萬輛、116萬輛、106萬輛和114萬輛,持續超過百萬輛。
然而,2017年至2022年,北京現代銷量分別為78.5萬輛、79.02萬輛、66.26萬輛、44.61萬輛、38.5萬輛和25萬輛,呈現直線下滑趨勢。
2023年,北京現代銷量達25.7萬輛,同比增長2.8%,止住了下滑趨勢,但與巔峰時期已無法相提并論。
2024年12月11日,北京汽車發布公告顯示,北汽投與現代汽車訂立協議,雙方同意根據各自在北京現代注冊資本的權益比例,共同向北京現代注資10.95億美元(按當前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80億元),雙方將分別注資5.48億美元。
彼時公告顯示,2022年和2023年以及2024年前9月,北京現代凈利潤(除稅后)分別為-50.65億元、-54.41億元和-25.76億元,不到三年累計虧損130.82億元。
2022年和2023年以及2024年前9月各期末,北京現代總資產分別為355.17億元、280.59億元和219.38億元,不到兩年時間減少135.79億元,降幅約為38%。
2024年,一份由9家汽車經銷商聯合致北京現代的信函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該函揭示了多家北京現代經銷商面臨的庫存壓力和經營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北京現代宣布對旗下兩款車型近56萬輛汽車進行召回。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北京現代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24年12月30日起,召回2012年11月29日至2014年10月31日期間生產的2013款勝達汽車,共計139040輛;2010年3月28日至2014年8月14日期間生產的2010—2013款ix35汽車,共計420309輛。
同時,雖然帶有“奔馳”,北京奔馳的銷量也同樣在下滑。
掛牌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奔馳銷量達56.31萬輛,與上年同期58.66萬輛相比下降4.02%;福建奔馳銷量達2.68萬輛,與上年同期33.47萬輛相比下降19.81%。
奔馳公布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乘用車銷量為198.34萬輛,同比減少6.06萬輛,下降約3%;中國市場2024年銷量為68.36萬輛,同比下降7.3%。
2024年,奔馳宣布與中國合作伙伴繼續在華投資超140億元,進一步豐富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的本土化產品陣容,如今這一計劃已進入落地實施階段。
近日,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介紹,“140億元的投資大部分會投入到我們即將開啟的史上最強大的產品和科技攻勢中,投入到新平臺、新車型和供應鏈、研發等各方面,這都是為了即將亮相的新品陣容做好準備。”
據了解,2026年年中長軸距GLE SUV新車型將在北京奔馳投產。隨后,福建奔馳也將投產全新豪華純電MPV。到2027年,該品牌將在中國市場推出7款專屬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召回公告統計,2024年,共有183家汽車生產企業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共計召回1123.7萬輛汽車,同比增長67.1%,時隔五年再次突破千萬輛大關,其中新能源車更是呈現出顯著增長趨勢。
其中,奔馳共計召回汽車137.72萬輛,位列中國市場車企召回數量的第三位。
2024年9月,奔馳單次召回汽車的總量高達52.31萬輛,并且全部都是“被動召回”,占到召回總量的38%。
就在北京汽車發布財報的同一天,2025年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稱,召回編號S2025M0046I:自2025年4月16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期間的部分國產EQA和EQB汽車,共計12308輛。
需要注意的兩點中,其一是本次召回活動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同樣屬于“被動召回”。
第二是,北京奔馳此次召回的汽車為電動汽車,這無疑讓北京汽車日益下滑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