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吳迎凱:一汽-大眾的魂沒丟
水滴 祁佳博 | 04-30
198256
今年上海車展,合資車企格外活躍,這是毋容置疑的行業熱門。與當年新勢力登上車展舞臺時大喊顛覆不同,合資車企們幾乎口徑一致的說法是“回歸”,回歸造一臺好車的初心,回歸商業的本質,回歸用戶為核心的真諦。
這一點,在一汽-大眾身上表現的格外明顯。外界看到的是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一汽-大眾打造的大眾品牌全球首款CMP平臺概念車ID. AURA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全面煥新的6座/7座家庭旗艦SUV全新攬境也成為現場的流量新星。以全新探岳L與攬巡領銜的SUV家族,由全新一代邁騰、速騰、高爾夫GTI等明星車型組成的轎車家族,以及ID.家族攜手并立,全矩陣展現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強大的商品陣容。
也能感受到一汽-大眾的決心,在車展舞臺上強調的是品質不是品牌溢價的籌碼,安全也不是所謂最大的豪華;在這個卷一切的時代,一汽-大眾堅定選擇卷品質。從品牌服務升級、到聯合中汽中心共筑新能源汽車安全新標桿,再到打破行業慣例,率先推出全系燃油SUV“雙終身質保”政策,背后正是來自一汽-大眾對商品品質的自信及對客戶需求的深刻洞察。
在一汽-大眾(商務)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吳迎凱介紹到,“階段性的對于未來的產品布局也已經完成了,我們正處在航空母艦掉頭完成后起勢的階段,一汽-大眾還會在中國汽車產業處在頭部位置,為我們的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
就在上個月,中國一汽與德國大眾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被稱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高度”。按照這份合作協議,自2026年起,一汽-大眾將在多個細分市場新增11款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全新車型,包括6款純電動車型、2款插電式混動車型、2款增程式車型及1款燃油車型。
其中,大眾品牌新能源商品將引入全新CMP等電動平臺,搭載全新電子電氣架構CE;一汽-大眾深度參與本土化商品定義及商品研發,承擔更多的開發責任;混動動力總成的合作開發過程中,一汽-大眾還將發揮主導作用,至2030年將在“油電混共進”、“油電混全智”策略的基礎上推出超過20款全新車型。
在產品之外則是變思維、變戰略。從“用戶”向“客戶”,從“產品”向“商品”,從“促銷”向“營銷”,從“價格”向“價值”,從“傳統媒介”向“線上新媒體”,徹底地進行意識轉變。從產品的B端思維,向商品的C端思維轉變,從研發、生產到銷售、服務,全生命周期面向用戶,加速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全價值鏈轉型。
“我們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沒有丟,這是企業的魂,我們要關注品質關注安全,這是造汽車產品最基礎的東西,兩千多萬用戶對品牌的信賴,這是我們最基礎的保證。”吳迎凱說到。
當然,為用戶著想,用戶關注的不光是價格,價格越低當然越好,但是如果是以犧牲品質、犧牲用戶長期的利益或者犧牲產品隱性的品質為代價換來的價格,其實本質上還是損害用戶的。一汽-大眾堅持的長期主義,是給用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站在更宏大的角度來看,“利他不光是利用戶。”如果說片面地為了追求車的價格降低,剝削了或者損害了相關供應商、經銷商、合作伙伴的利益,換來的價格降低,這并不是真正的以客戶為中心的利他主義。
吳迎凱表示,“汽車產業是一個產業鏈非常長的行業,帶動了上下游無數的企業、無數的家庭,在這個產業鏈上所有的伙伴,我們都希望他能夠很好的生存。這也是我們一汽-大眾堅守的一種利他。”
這就是一汽-大眾一直堅持的以客戶為中心的長期主義和利他主義,真正長久可持續發展、行業健康發展。“對于我們一汽大眾大眾品牌來說,我們更要樂觀去看,因為我們有底氣,我們的魂沒丟,”吳迎凱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