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張揚的高級,北京現代ELEXIO設計解析
線外邦 | 06-05
20248
撰文 / 楊樂怡
如今扎堆涌現的新車陷入同質化的怪圈,人們不禁發出疑問,現在的新車怎么都一個模子?除了炫酷,還有什么?……
當新能源時代的設計語言被“科技感”、“未來感”所裹挾,北京現代純電ELEXIO的到來讓人耳目一新,其用留白代替堆砌,用減法創造張力的設計,或許也是對行業“賽博朋克”設計怪圈的一種無聲的抗議。
無招勝有招,[少即是多]的藝術哲學
“簡約不等于簡單,而是對本質的極致提煉。”喬布斯將這一理念通過蘋果產品發揚光大。面對汽車圈趨于繁復甚至浮夸的設計,ELEXIO 反其道而行,選擇做減法。但設計上的刪減并非僅僅字面之意,這里面蘊含著克制與取舍之道。正如ELEXIO的外觀摒棄冗余線條與裝飾,于細節處精心取舍,簡約而不簡單。
從引擎蓋的雙棱線到車門折角,從后肩甲隆起至C柱流線,沒有多余的棱角,卻因曲面的自然銜接,在光影中演繹出“靜中有動”的視覺詩篇。這種克制,是對“何時要咆哮,何時該沉默”的清醒認知。
正如ELEXIO設計師郭亞欣所說:“真正的設計不該是咄咄逼人的宣言,而是潤物無聲的陪伴。”現代中國設計部金希燦部長道破真諦:“真正高級的設計,往往安靜而內斂。”ELEXIO車身摒棄冗余雕飾,僅以精煉線條勾勒輪廓。引擎蓋雙棱線、車門折角與后肩甲隆起線在光影中翩然共舞,構筑出流動的“移動雕塑”。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少即是多的藝術把握,本身就是一種高級。擅長留白的國畫,有著西方油畫難以比擬的寫意;堆砌辭藻、窮極華麗的魏晉南北朝駢賦很快被時代淘汰,而千年之后,世人更懷念它前期曹氏父子古樸雄渾的絕句。同樣的道理,擺攤的集市總大聲吆喝,奢侈品店的裝修、燈光還有背景音樂,總是極近安靜淡雅。
如果說這些都是過去和當下,再看看未來的例子。科幻小說《三體》里更高等級的三體文明,最強武器并不是兇猛龐大的飛船艦隊,而是一個極度簡潔光滑的“水滴”飛行器,而里面提到的未來社會,設計風格也趨向極致簡潔。
美學與實用:功能與形式的浪漫共生
對于汽車的設計,總存在工程師思維和設計師審美主張之間,看似永恒的矛盾。汽車設計從來不是設計師一廂情愿的天馬行空,但好的汽車設計,卻能平衡這矛盾,兼顧美學與實用,于理性基礎上傳遞感性。
正如iPhone的一體化屏幕實現科技與美學的統一,在ELEXIO身上,同樣可以見到喬布斯主張的“設計是用戶體驗的外在表達”。其寬大又簡約的前臉封閉式格柵,以及保險杠下端的硬朗造型,既強化視覺沖擊力,又能有效降低風阻。
再看側面,短前懸與長軸距的黃金比例,并非單純追求視覺沖擊,而是通過縮短前懸提升越野通過性,通過加長軸距保障后排乘客的膝部空間,也為非鋪裝路面的通過性做好準備(帶來更好的接近角和離去角);20英寸輪轂與擋泥板的肌肉感設計,C柱的溜背線條與黑色包圍的粗獷,則在“優雅”與“硬派”之間找到了絕妙平衡——如同西裝革履卻踏著馬丁靴的紳士,既守得住都市的體面,亦能征服荒野的泥濘。
ELEXIO在燈光方面,同樣融合功能和美學。日行燈的“8”字形方格輪廓,除了增加主動安全的警示功能,還將中國人都非常喜歡的數字“8”巧妙注入,不僅是對中國消費者喜好的重視,也是對中國文化的精神獻禮。
年輕的心跳:設計是靈魂的具象化
若說ELEXIO的設計是一首交響樂,那么操刀的年輕團隊便是其中的首席樂手。設計師郭亞欣與她的同伴們,將抽象藝術的思維注入工業設計——以流動的線條解構理性框架,用感性的溫度包裹科技的冷峻。她筆下的ELEXIO,既有硬朗筋骨,又具流水般的柔美曲面,在靜默中積蓄動態張力。
保險杠設計暗藏她的溫柔巧思——上半部與車身同色的平滑曲面,營造出如紳士禮服般平滑挺括,下半部分的黑色包圍則如探險家的裝備,這讓ELEXIO既可以優雅穿梭都市霓虹,亦能一路風塵隨時開溜,奔赴遠方。而這種“上柔下剛”的設計,也是對產品及用戶“溫柔而堅定”性格特質的刻畫。
說到性格,人們常說,選擇一款車不僅是個性的延伸,更是生活方式的具象體現。好的汽車設計,正是“人車共生”的情感紐帶。作為女性設計師主導的作品,ELEXIO承載郭亞欣“可持續的溫柔”的理念,可以理解為賦予冰冷工業產品更多美學刻度和生活溫度。
正如郭亞欣接受采訪時說,她希望用戶朋友們開著ELEXIO時,會在車輛的每一處線條、每一次轉向的手感、每一陣拂過臉頰的風里,找到與自己內心深處的契合點。
全球設計大師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曾說: “設計應以人為本,讓產品與用戶產生情感對話。”的確,雖然那句“好的設計總是心有靈犀”成為汽車圈熱梗,但好的汽車設計,終究是承載生活又升華生活,同時熨帖內心。
可以說北京現代借ELEXIO的設計語言,完成了一次對當下純電車型產品價值的重塑:不盲從炫技,而回歸人本需求。那些被精心取舍的線條、被巧妙平衡的比例、被含蓄藏起的功能,無不訴說著高級設計的真諦——真正的美,不在于張牙舞爪的標新立異,而在于對本質的深切洞察與優雅表達,更是對內心愉悅的追尋和守護。
版權聲明:圖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