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那、別克GL8輸得不冤!論高端豪華,騰勢D9給小伙伴們上了一課
駕域AUTO | 06-19
23735
如今的主流MPV市場,三強爭霸愈演愈烈,隨著豐田賽那、騰勢D9相繼入局并不斷做大,別克GL8端坐多年的頭把交椅已被多次取代,尤其騰勢D9,三年前上市之初,誰也沒料到它能在短短數月就實現月銷過萬,并連續兩年獲得MPV全市場銷量、保值率、用戶滿意度三冠王。
選擇多了,優中選優,對消費者而言自然是好事,但同時也帶來新的困擾,那就是究竟買什么的問題。比如,同樣花40萬,當你面對騰勢D9 2025款智駕版1020四驅尊榮型、別克GL8新能源2024款陸尊奢享版、豐田賽那2024款2.5L混動鉑金版這三款車型,該如何做決策?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究竟誰才是40萬元級MPV的王中王。
坐著舒服,就是王道
毫無疑問,一輛MPV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舒適,尤其是到了40萬元級這種豪華MPV,更是要讓每一位乘客在車上的時光都成為享受,而這正是騰勢D9最大的本錢。
決定一輛MPV舒適性的,內部空間是根本,在四個車輪之上的這方有限空間之中,設計者與工程師們的道行深淺,最終體現到產品上的差距,有時候根本不是表面參數能反映出來的。比如本次對比的三款車之中,GL8無論車身長度、高度還是軸距都超過賽那,但你坐進去之后的感受,卻反過來了,仿佛賽那更大,甚至就連后備廂儲物空間,賽那也比GL8大不少,因為賽那后備廂地板之下的空間被充分挖掘,第三排座椅不用時可以收起來直接藏在下面,體現出設計師的巧思。
但一切取巧,在真正的實力差距面前,就顯得微不足道。作為三款車中當之無愧的大塊頭,騰勢D9尺寸優勢明顯,其車身長度比賽那多85mm,車身寬度比GL8多82mm,車身高度更是達到1.9米,而兩位對手都僅僅在1.8米左右,這種全方位尺寸壓制帶來的乘坐空間差距,唯有你親自坐進去才能直觀感受。
更何況,基于尺寸優勢的騰勢D9,在整體舒適性的營造方面還更進一步,而這體現在了車內每一排座位上。
(騰勢D9第一排)
(GL8第一排)
(賽那第一排)
先看第一排,不管主駕還是副駕,騰勢D9都配備有加熱、通風、按摩功能,而GL8和賽那均不帶按摩功能,不僅如此,騰勢D9主駕還配備有頭枕音響,也是三款車中獨一份。
接下來就是“黃金第二排”,在這方面,三款車都顯示出了自己的實力,獨立座椅,加熱、通風、按摩之類功能也全都有,真正的大沙發,但整體來說依然是騰勢D9更勝一籌,因為唯獨它用了雙零重力座椅,功能方面也更豐富,前后、高低、靠背、腰部支撐、腿托均可調,相比之下,賽那少了高度與腰部支撐調節,GL8也不能調高度。
(騰勢D9第二排零重力座椅)
(GL8第二排航空座椅)
(賽那第二排獨立座椅,備注:拍攝車型為兩驅尊貴版,非文中所述鉑金版)
不僅如此,騰勢D9的第一排和第二排全都配備有電動記憶功能,但GL8和賽那就只有主駕一個位置才具備。
最后看第三排,對于這個位置,不少人已經習慣性用“小板凳”來代稱,畢竟,如果舉家出游,那幾乎就是孩子的專屬。當然了,本次對比的這三款40萬元級豪華MPV,倒不至于拿小板凳來應付,比如GL8就給了6座的選項,兩個獨立座椅除了腿部空間不如其他位置,其他乘坐感受并不差到哪里去。
(騰勢D9第三排)
(GL8第三排,此為6座版)
(賽那第三排)
只不過,跟騰勢D9比起來,GL8的第三排依然不夠看,因為騰勢D9的第三排具備三大看點:一是坐姿高,且坐墊深度達到52厘米,絕非小板凳,長時間乘坐不會覺得辛苦;二是電動可調功能豐富,靠背調節幅度達到117度,但更重要的是前后可調,最大調節距離達到20厘米,極限狀態下,第三排能獲得1141mm的腿部空間,即便是身高1米8的大個子坐進去,也不會覺得憋屈;第三,騰勢D9的第三排還帶有加熱和通風功能,也是三車之中獨有的,確保每一個座位“舒適平權”。
可見,在營造舒適空間這方面,GL8、賽那已經雙雙被騰勢D9拉開了身位。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騰勢D9對整車舒適性的專注,不僅限于更大的空間和更舒適的座椅,其在相關配置方面同樣更勝一籌。
比如,騰勢D9是三款車中唯一配備前排電動吸合門和車載冰箱的,檔次感和實用性兼具,再加上18喇叭的帝瓦雷高級音響(GL8和賽那為12喇叭)、全車隔音玻璃(GL8和賽那只有前面兩排是隔音玻璃)之類的加分項,其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就不在話下。更不用說,騰勢D9還搭載了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2025款車型新增預瞄功能,面對減速帶和路面坑洼,毫秒級的減震阻尼調節能更好抑制車身俯仰,帶來更好的駕乘舒適感。
智能拉滿,用著舒心
如果說,以云輦-C為代表的舒適性科技配置已經讓騰勢D9鶴立雞群,令GL8、賽那跟它之間的身位差距進一步加大,那么在看了更多的智能科技之后,你甚至會產生質疑:這三款同價位的豪華MPV,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產品?
先說智能駕駛輔助,騰勢D9采用的是天神之眼B智能駕駛輔助激光版(DiPilot 300),主要硬件為一顆128線的激光雷達、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等共計32個多形態傳感器,能實現城市領航和高快領航,支持交通標識識別、信號燈識別、輔助變道、匝道駛入/駛出、遙控泊車、記憶泊車等豐富的駕駛輔助功能。
相比之下,GL8和賽那在硬件方面均沒有激光雷達,僅依靠一顆單目攝像頭+5顆車外攝像頭的低成本視覺方案(賽那有3顆毫米波雷達,GL8連毫米波雷達都沒有),僅能實現自適應巡航為代表的部分基礎性L2級輔助駕駛功能,至于高快領航、城市領航這樣的高階功能,那是徹底不用想的,甚至,賽那在泊車輔助方面居然是一片空白,跟騰勢D9存在明顯“代溝”。
再看智能座艙,其實,當你打開車門的那一瞬間,這方面就已高下立分。雖然我們選擇的騰勢D9 2025款智駕版1020四驅尊榮型只是次頂配車型,但它全車多達9塊屏幕:10.25英寸全液晶3D儀表盤、15.6英寸中控大屏、12.8英寸中排多媒體雙頭雙頭枕屏、HUD抬頭顯示,再加上流媒體后視鏡、車載冰箱控制屏和第二排座椅兩塊控制屏,構成了騰勢D9獨有的全車屏幕聯動系統——頂配車型甚至還有一塊10.25英寸高清副駕屏,如此一來,騰勢D9這套以10塊屏幕為載體的車機系統,能實現自由聯動與分享,再遙遠的旅途都將因此而充滿樂趣。
相比之下,GL8和賽那真的是不夠看,且不說屏幕數量所體現出的座艙科技氛圍,就是在具體功能方面,兩者相比騰勢D9也是存在明顯差距的。
比如,騰勢D9這套車機系統支持全車6區域語音識別,無論你在車上哪個位置,都能發起指令,但GL8僅支持4區域,賽那更是只有前排2區域能進行語音操作,就更不用說在語音控制功能的豐富性了——GL8僅支持最基本的多媒體、導航、電話、空調操作,賽那增加了一項車窗開閉,但騰勢D9能進一步控制天窗開閉,以及車內每一個座椅的功能控制,加熱、通風、按摩,甚至第二排零重力座椅狀態切換,都只需動動口就能實現。
甚至,坐在騰勢D9里面,你還能隨時通過植入其中的DEEP SEEK大模型隨時發起靈魂拷問,通勤途中也不耽誤重要的工作事宜;此外,得益于騰勢D9的車內生物檢測系統,再忙碌的場合,你也不必擔心會把熟睡的孩子或者寵物單獨遺忘在車里。
顯而易見,就智能化而言,騰勢D9進一步拉大了跟GL8和賽那之間的代際感。
最后,既然說到用的舒心,除了智能化帶來的便利性,能耗也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因素。
在這方面,騰勢D9在三款車中的優勢同樣明顯,其WLTC綜合油耗僅1.04升/百公里,40kWh的電池支持190公里純電續航,加上53升的油箱,滿油滿電續航達到1020公里;而別克GL8新能源WLTC綜合油耗為1.25升/百公里,比騰勢D9高出20%,而且它的電池電量也只有24.4kWh,純電續航短,完全靠著73升的超大油箱在支撐;至于賽那,則是三款車中唯一不能上綠牌的,因為它采用的是豐田標志性的THS油電混動技術,WLTC綜合油耗為5.66升/百公里,當然,參照其68升的大油箱,續航也是能上千公里的。
駕值觀
通過上述對比不難發現,作為40萬元級豪華MPV的三大代表,騰勢D9、別克GL8、豐田賽那三者之間呈現出的差距相當明顯,甚至,嚴格說來,三款車幾乎就是三個不同時代的產物——賽那的產品調性幾乎還處于傳統燃油車時代,別克GL8新能源勉強沒有掉隊,相比之下,騰勢D9已經更進一步,屬于這個時代的引領者。
但事實上,上市不到3年的騰勢D9才是這個市場的“新人”,只不過,其憑借在車身尺寸、座椅、舒適性配置以及智能化等多方面的優勢,迅速獲得市場認可,成為高端豪華MPV市場的新王。值得注意的是,自三年前上市至今,騰勢D9僅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就實現了第25萬臺量產車的下線,成為全球首款達成25萬臺量產的新能源MPV。
此外,從騰勢D9的成功,我們還能看出一個趨勢,那就是MPV正在往宜商宜家的方向進化。根據市場終端的反饋來看,跟別克GL8主打商務市場不同的是,騰勢D9的家庭購買比例很高,很多都是家里有兩三輛車之后的增購,已經形成規模不小的圈層,而這正是騰勢D9持續發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