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工業遺產再流失 59年跑車圣地將落幕 蓮花或將跨海赴美設廠
鳳眼觀車 | 06-29
21575
蓮花汽車近期宣布重大戰略調整,計劃關閉其位于英國諾福克郡蓮花汽車工廠。這座自 1966 年由創始人科林?查普曼從政府手中收購舊機場改建的工廠,已有了59 年的生產歷史,吉利集團在2022年又投資了1億英鎊擴建了跑車生產線,用于生產Emira 車型,但該工廠去年僅生產約5000 輛Emira。
這或許是蓮花的電動化計劃并不成功。其中歐洲CEO溫德爾就坦言:“市場是否準備好接受電動跑車?我目前也沒有答案。” 此外,原定于2027年推出的中型 SUV(代號 Type 134)因電動車市場增速放緩被擱置,而2024年上市時預測的2028年15萬輛年產能目標,2024年實際交付量僅12,134輛。
而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對中國產電動車征收100%的關稅,使蓮花Eletre車型不得不停止銷售。面對這一困境,蓮花計劃利用吉利集團旗下的資源,將生產任務轉移至位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產能尚未充分利用的沃爾沃工廠,以應對關稅壁壘,確保包括Emira在內的車型能夠持續生產,蓮花這一英國標志性品牌將遷徙出英國。
蓮花這一決定立馬引發英國制造業的震動。除了情懷以外,還有就是工廠關閉將來帶巨大的就業壓力,海瑟爾工廠的400名員工將面臨失業風險,盡管蓮花承諾提供補償和轉崗支持,同時諾福克郡議會發言人坦言,蓮花的離去是"英國工業遺產的又一次流失"。數據顯示,過去20年間,英國汽車產量占比從歐盟的15%降至不足5%,而電動車領域更是被中美歐對手甩開身位。但英國方面表態希望蓮花工廠保留英國本土。
為此英國商務大臣喬納森?雷諾茲計劃于 6 月 28 日與蓮花高層會面。此舉旨在維護當地汽車產業 —— 諾福克工廠不僅是蓮花品牌核心,更關聯英國 2035 年汽車產能提升至 130 萬輛的國家戰略。
蓮花的戰略調整背后,是汽車行業電動化浪潮下的全球產能洗牌。根據規劃,美國新工廠將重點研發電動車平臺,支撐蓮花實現"2028年推出全新純電架構"的目標。與此同時,母公司吉利的全球化資源整合能力將發揮關鍵作用——Eletre車型已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構開發,而美國工廠可能進一步融入沃爾沃的電池技術。
有市場分析師指出,此次轉移不僅是成本考量,更是技術路線的革新。相比英國受限的研發環境,美國完善的電動車供應鏈和測試設施,將為蓮花提供更優的創新土壤。菲克爾透露,新工廠將采用"模塊化數字生產線",實現燃油車與電動車的柔性共線生產。
這場跨越英倫海峽的產業遷徙,既是老牌車企在電動時代的求生之戰,也是全球汽車產業鏈重構的縮影。當蓮花的生產線從諾福克移向得州,帶走的不僅是產能,更預示著一個以技術輸出和品牌運營為核心的新商業模式正在成型。對于英國而言,如何留住更多"蓮花"們的故事,或許比惋惜離別更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