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網約車銷量榜出爐:比亞迪以硬核實力領跑區域市場
驅動生活 | 06-30
21595
近日,易車發布《2024 年國家中心城市網約車市場銷冠品牌榜單》,埃安、北汽、榮威等品牌各領風騷,而比亞迪憑借在核心城市的差異化布局與技術優勢,成為榜單中不容忽視的 “黑馬”。數據顯示,在 9 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比亞迪以重慶市場 4838 輛的銷量登頂銷冠,同時在天津市場以 2232 輛的成績躋身前列,展現出新能源品牌在營運車領域的強勁競爭力。
區域深耕:比亞迪精準錨定政策與市場需求
不同于傳統燃油車品牌的全國性布局,比亞迪針對各地網約車政策制定了 “一城一策” 的策略。以重慶為例,當地對新能源網約車的路權支持與運營補貼政策,與比亞迪深耕純電車型的技術路線高度契合。其旗下車型如比亞迪 D1 憑借 520km 續航、刀片電池安全技術及專為網約車設計的后排福祉座椅,不僅滿足日均超 300 公里的高頻運營需求,更通過 “司機模式” 智能調度系統提升接單效率,成為重慶司機群體的首選。
在天津市場,比亞迪則以性價比優勢切入,2232 輛的銷量雖未登頂,但作為新能源品牌在北方燃油車主導的市場中突圍,其搭載的 DiLink 智能網聯系統與寬適空間,打破了傳統網約車 “工具車” 的刻板印象,為乘客提供了更舒適的出行體驗。
技術破局:新能源基因重塑營運車價值標準
網約車作為 “移動的生產工具”,對耐用性、經濟性提出極致要求。比亞迪依托新能源全產業鏈優勢,在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上實現技術閉環:刀片電池通過針刺測試,確保運營場景下的安全底線;八合一電驅動系統將能量效率提升至 97%,百公里電耗低至 12kWh,相較燃油車每年可為司機節省超 3 萬元成本。
這種技術優勢在榜單中形成鮮明對比:當傳統品牌仍在燃油車型中內卷時,比亞迪以新能源屬性切入,在重慶市場銷量超出第二名(可能為本地燃油品牌)近 2000 輛,在天津亦以純電車型與燃油車分庭抗禮,印證了 “技術為王” 的市場法則。
國產品牌崛起:比亞迪成新能源轉型標桿
十年前,中國網約車市場被現代、豐田等外資品牌壟斷;如今,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國產品牌正改寫格局。從重慶街頭穿梭的比亞迪 D1,到天津街頭的秦 PLUS EV,這些車型不僅以技術創新滿足營運需求,更以 “中國智造” 的身份重塑行業標準。
正如榜單所示,比亞迪在西南、華北核心城市的突破,與埃安(廣州、成都)、北汽(北京)等品牌形成 “國產品牌矩陣”,共同印證中國汽車工業從 “制造” 到 “智造” 的跨越。在全球視野下,德國出租車以奔馳為代表,日本以豐田為標志,而中國網約車正以比亞迪等品牌為名片,向世界展示新能源汽車的 “中國方案”。
2024 年網約車榜單不僅是銷量的比拼,更是技術實力與市場策略的綜合較量。比亞迪以新能源技術為矛,以區域化策略為盾,在重慶、天津等核心城市撕開市場缺口,為行業提供了 “政策適配 + 技術引領” 的雙驅動范本。隨著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提升,這位 “技術派選手” 或將在更多城市的網約車市場中嶄露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