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小米YU7實車的13個信息點:體量感非常大,雷軍又“賭”對了
駕仕派 | 22小時前
9976
在小米YU7上市的首個周末,我去看了小米YU7的實車,有一些探店的感受——
1、小米YU7是“532”尺寸,實車的體量感非常大。店外恰好有極氪007GT的展車,能夠明顯感知到YU7的尺寸優勢。同時小米YU7的車頭寬度十分夸張,對于沒有開慣大車的用戶來說可能會有一些壓力。
2、小米YU7電動開啟的蚌式機蓋甚至比鏤空大燈更被消費者關注,開啟開關在側翼子板處,可以看到兩根很粗的電動撐桿。打開之后整個前備箱相當夸張,放下大尺寸登機箱完全沒有問題,估計26英寸的箱子都能放下,只是需要注意厚度。而且因為小米YU7的車頭很低矮,其實沒有樂道L90那種張開開啟也無所謂,不太會打臟褲腿。不過沒有看到小米YU7前艙蓋的關閉開關,銷售介紹說是語音控制。
3、車門把手是電動內折疊,而且也可以往內扣動, Max版有電吸門,所以捏一下門把手可以電動彈開。但是電動門把手有些小,如果手比較大放進去有點卡。小米YU7是無邊框車門,但只有頂配才有后排雙層夾膠玻璃。
4、后備箱開啟開關在后保險杠上,用的是亮黑材質的按鍵,而不是通常那種橡膠表面按鍵。另外車尾沒有雨刷,所以布置位置確實不方便。
5、小米YU7的全景天幕從外面看是黑色的,防曬指數更好。同時車頂上有一個小蓋板,據說也可以引電,安裝一些生態擴展件。
6、后備箱進深和寬度都沒有問題,但是溜背造型的車身高度局限了行李箱高度。網傳那張放不進28英寸登機箱的圖,其實是把座椅靠背調到幾乎最大角度,實車看如果不調靠背角度放下28英寸登機箱是沒有問題的。另外打開后面的蓋板后看到下面也有一個儲物格,但是和Model Y的比起來差距很大,而且這個儲物格另一邊沒有深挖下去,應該是空氣懸掛的氣泵布置在那里。此外里面那層蓋板也可以打開,有一個可能10厘米深度的儲物空間。
7、內飾方面,橙黑配色觀感比較一般,個人比較喜歡灰色/黑色那種配色,更耐看。內飾材質相比SU7有很大進步,車門板中間有大面積的翻毛皮材質,同時前IP臺也有木紋飾板,中間穿插了一些銀色飾條。但是整個內飾也沒有讓人覺得十分高級,最多是科技感比較強,比如只有單縫線,前IP臺下方、中央操縱臺下面也用的是織物面料包裹。另外銀色實體按鍵都是后裝的磁吸部件,需要額外花錢。
8、備受關注的全景天際屏,我個人會給出比較高的評價。一個是清晰度比傳統HUD高很多,畫面顯示更清晰,另一個是帶有一點的懸浮感,感覺是懸浮在空中。有人會覺得黑條比較擋視線,但是實際體中我覺得沒有問題,本身那條黑色顯示帶對應的就是蚌式機蓋的后方。個人還是比較期待看到PHUD能夠更大規模的上車,顯示體驗確實更高級(但成本可能更低)。
9、簡單體驗了前排空間,基本沒有什么大的槽點,頭部空間沒問題。唯一問題是和SU7一樣,調好方向盤離開汽車的時候轉向柱會蹭到大腿和膝蓋,此外低配沒有方向盤電調需要注意下。
10、后排空間表現能夠滿足家庭消費者,我的174cm的身高調整到位之后有兩拳三指左右的膝部空間,頭部空間能有一拳多。座椅比較柔和,同時加長的坐墊對大腿支撐到位,后排座椅有135度的電動調節,相當于零重力模式。但是前排座椅沒有地圖袋,放東西不太方便,但可以增加磁吸后排Pad。后排也有8英寸的屏幕,出風口放到了B柱上面。
11、智能調光天幕只有兩擋,遮光和通透,但會提示你需要3分鐘才能變化。實際效果很好,通透模式會偏藍色一些,遮光模式基本就是黑的,但是能夠看到外面的光源。
12、總體來說,小米YU7肯定也適合家用,只是說這款車走的不是家用奶車爸風格,而是運動轎跑SUV,優先是造型,其次才是空間。這車的空間表現和理想L6沒得比,但并不影響家用消費者日常使用,如果說理想L6是95分,那么小米YU7是80分,也完全沒問題。個人認為雷軍的決策還是非常冒險的,但事實證明很多消費者并不需要千篇一律的奶爸車造型。
13、探店時和銷售聊了幾句,這幾天訂單拿到手軟,也還在增長,只是增速沒有前兩天那么快了。而且銷售也看出來我們不是那么急切買車,表示現在訂車的話提車已經需要等到一年以后了,也不用著急。目前訂單最多的是標準版,Max也有20%左右,而現在定Max和Pro版提車相對較快。預約試駕也要排隊,基本上每個人也就是開10分鐘左右,建議周中提前一天預約試駕。我所在的小米店有6臺試駕車,加上一臺展車,可以展示七個顏色,也算是所有顏色基本都能看到。
文|JackieLXX
圖|JackieL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