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重磅 | 小米YU7上市沖擊波:風起東方 寰宇震動
新華AUTO | 06-30
21587
新華AUTO:2025年6月26日,小米YU7正式發布開定,新車定價25.35萬—32.99萬,3分鐘大定數就超過20萬臺,上市1小時大定突破28.9萬臺,開售18小時鎖單量突破24萬臺。
在小米YU7上市當天晚上發布會后的采訪環節,當主持人將手機上的訂單海報遞給雷軍時,他停頓了數秒,可能是在數0。
放眼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歷史,如果按照均價來算,小米一天就賣了超過600億元人民幣,這個成績堪稱前無古人。因為,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作為備受關注造車新勢力代表的“蔚小理”的銷量在昨天晚上的數據面前也會黯然失色:理想汽車全年銷量為500508輛(單月最高交付為58513輛),蔚來汽車全年銷量為221970輛,小鵬汽車全年銷量為190068輛。
小米汽車“神話”沖擊波震撼所有人
蔚小理造車十年,小米汽車2021年9月才入道,至今不過堪堪三年九個月。小米汽車在2023年12月的技術發布會上,分別向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華為和寧德時代等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先行者致敬。小米在比亞迪、理想、小鵬、蔚來、華為在總部城市投放了戶外廣告,雷軍還特意@了五家企業官方,并在自己微博上發布了這條消息。
蔚來、小鵬、理想和比亞迪都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復。不過,華為余承東對小米“致敬”并未發聲,也未做出正式回復。小米向五位流量品牌進行致敬反倒是把傳統車企的老大哥給遺忘了,這讓吉利這個傳統車企的代表頗有怨言。
當年的小米“致敬”事件,折射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復雜性與白熱化程度。小米汽車作為一個后來者,如果要在這一領域站穩腳跟,除了要面臨來自其它品牌的沖擊,更要面臨來自消費者的期望。小米到底有沒有能力用拿得出手的產品能得到市場的認可?
僅僅用不到三年時間,小米汽車就用強大的產品力驗證了當時所有人的質疑。
小米SU7首戰告捷。2024年11月13日,其第10萬輛車型下線,僅用時230天,創最快紀錄。上市14個月,小米SU7銷售25萬輛,成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冠軍。
當你還在奶茶店排隊等一杯楊枝甘露時,小米汽車工廠正以每小時41臺的速度,把嶄新的SU7開下生產線!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2025年3月發生在小米北京亦莊工廠的真實場景——單月交付2.9萬輛SU7,連續6個月銷量穩“2萬+”俱樂部,全年目標更是直接飆升到35萬輛!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讓小米SU7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車圈“爆單王”。
雷軍認為,SU7成功有三點原因。一是北京營商環境和產業基礎好;二是智能制造先進,產品質量與安全性獲好評,工廠滿產后每76秒就有一臺SU7下線,月產能達28000 - 29000臺;三是精準把握用戶需求,形成“小米方法論”。雷軍還宣布,未來5年小米預計投入超2000億元用于核心技術研發。
小米YU7上市開定巨大銷量訂單讓小米汽車“神話”的沖擊波繼續震撼所有人。
小米生態的“魔法聯動”
中國消費者對SUV的熱愛無需多言,它才是汽車市場真正的“銷量王者”。小米用SU7轎車開路,再用小米YU7發力SUV并且選擇對標特斯拉Model Y,這套“雙車組合拳”,讓小米汽車擁有了持續引爆市場的彈藥庫。
這讓筆者遙想起當年特斯拉Cybertruck推出電動皮卡的場景,憑借“賽博朋克”造型和馬斯克的營銷光環,一度成為全球車迷的焦點,特斯拉官方宣稱其訂單量突破200萬輛的驚人數據曾震撼所有人,也讓筆者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感到幾許絕望。
如今,曾經受到特斯拉影響的雷軍正在復刻一個來自東方大國新能源汽車的新神跡,小米汽車在初入汽車行業的時候,曾經立下世界汽車前五的宏遠。假以時日,所有人回望歷史的時候,一定不會忽略小米YU7上市帶來的沖擊波,或將成為小米汽車崛起最有力的注腳。
小米YU7 發布會現場,雷軍曾拋出來一個問題:“小米YU7 是為誰設計的”?他的答案是:是為那些無法容忍平庸的人,是為那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人;也是為那些雙肩扛著責任、內心仍有遠方的人,那些清晨送孩子上學、順路也給自己買束花的媽媽,那些周末帶著全家去露營,也在后備廂中為自己留一套釣具的爸爸,就是那些在柴米油鹽的煙火氣中、內心仍有星辰大海的人。小米YU7 是小米工程師們寫給所有熱愛生活的人,一封最深情、最硬核的情書。”
小米YU7則與法拉利Purosangue相似的外觀被調侃為“法拉米”,法拉利Purosangue是一款售價高達498.8萬元的豪華進口SUV。購買小米汽車讓用戶覺得可以輕易獲得一輛與幾百萬產品相似的汽車,用戶用二三十萬擁有的快感能不超級滿足?哪怕等個一年半載,群體期待好比中獎才能得到可能更誘惑力!
小米YU7爆單的背后是小米生態的巨大能量。
小米的手機的年出貨量是1.7億臺,智能家居物聯網平臺接入設備超9億臺,穩居全球最大消費級IoT平臺,獲得了龐大的對品牌有認同的客戶群體,這是第一級堅實的基數。
小米最成功的產品是米家和它背后的智能家居生態鏈進一步給粉絲提供更多驚喜。在這個生態鏈帝國中,已經誕生過華米、云米、開潤,甚至是石頭、九號這些市值超百億的上市公司。就算你沒有用過小米手機,但是你一定用過小米生態鏈的產品:比如追覓的洗地機,石頭的掃地機器人,九號的平衡車等等這些品牌,在他們的賽道個頂個都是狠角色。就拿追覓來說,去年它的洗地機全球銷量已經超過140萬臺,而石頭掃地機器人更狠,一年賣出了259萬臺,營收86.54億。至于九號公司,去年營收更是超102億。
買小米汽車的,真的只是買一輛車嗎?很多車主笑著搖頭回答:“我買的是全套智能生活!”這可不是玩笑話。SU7的車機系統就像一個超級遙控器,能無縫聯動超過2000款米家智能設備。想象一下:開著車快到家,手指一點車里屏幕,家里的空調提前開啟冷風,燈光點亮溫馨氛圍,掃地機器人嗡嗡啟動開始工作……這種“人、車、家”融為一體的絲滑體驗,是小米獨有的“生態魔法”。
用戶們直呼:“這買的不是車,是雷軍的智能全家桶!”這種深度捆綁的吸引力,讓習慣了小米生態的“米粉”們毫無抵抗力,也成了小米汽車區別于傳統車企和其他新勢力的殺手锏。
新華AUTO視點: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2024年全年汽車產銷數據,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快速增長,年產銷首次突破1000萬輛,銷量占比超過40%,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這樣的市場態勢下,汽車淘汰賽正在加速,市場競爭也在愈演愈烈,沒有最卷,只有更卷。對于車企來說,搶占市場最快的利器就是產品。
龐大的“米粉”群體仿佛能量無限,哪怕僅僅釋放了一小部分轉換量,就會造成巨大的市場沖擊力。風險與機遇同在,全球汽車的星辰大海廣闊無垠。對于其它汽車同業來說,與其羨慕嫉妒,不如回歸初心,找到自己品牌和產品的特性,推出真正有競爭力的精品汽車服務好用戶,一起書寫屬于中國汽車的集體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