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海洋網海鷗智駕版加推405km自在版意欲何為?
Driver來了 | 07-01
21947
比亞迪海洋網在 6月30日 加推 海鷗智駕版405KM自在版,進一步豐富了A0級純電市場的產品矩陣。這款車型的推出,對 10萬級以下的純電小車市場 將產生顯著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續航升級,重塑同級競爭標準
405km續航(CLTC工況)在同級(如五菱繽果、零跑T03等)中屬于第一梯隊,顯著提升用戶長途出行信心。此前A0級小車主流續航在300-400km之間(如繽果333km),海鷗自在版的續航優勢可能迫使競品加速技術迭代或降價應對。
2. 智駕功能下放,推動市場配置內卷
海鷗自在版預計搭載 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如ACC自適應巡航、AEB自動緊急制動等),這在10萬級小車中較為罕見。競品如五菱繽果、零跑T03等仍以基礎配置為主,海鷗的智駕下放可能倒逼對手跟進,加速L2級功能在A0級市場的普及。
3. 價格錨定效應,擠壓競品生存空間
參考現款海鷗(7.38-8.98萬元),自在版若定價 9-10萬元,將形成“高續航+智駕”的差異化賣點,直接沖擊:五菱繽果PLUS(510km續航但智駕缺失);比亞迪海豚(用戶可能因預算下移選擇海鷗)。若定價激進(如8.5萬內),則可能通吃300-400km續航市場,進一步鞏固比亞迪的份額。
4. 強化比亞迪的“細分市場統治力”
海鷗系列2025年6月30日銷量已突破 100萬輛,新增自在版后,產品線覆蓋 300km-405km續航+智駕/非智駕,滿足不同用戶需求。比亞迪通過 “海鷗+海豚”雙車戰略,實現在A0-A級市場的全覆蓋,擠壓合資燃油車(如飛度、Polo)的生存空間。
5. 行業影響:加速電動小車“精品化”趨勢
海鷗自在版證明:低價≠低配,用戶對小型車的需求已從“代步剛需”轉向“品質出行”。未來競品若想抗衡,需在 三電效率、智能座艙、渠道服務 等方面全面升級,否則可能被頭部品牌收割市場。
海鷗自在版的“鯰魚效應”
對消費者:以更低門檻獲得長續航和智駕,提升體驗。對競品:被迫應戰,要么降價保量,要么加速技術升級。對比亞迪:進一步鞏固其在A0級市場的領先地位,為后續車型,預留價格調整空間。如果比亞迪能在 定價和交付節奏 上把握得當,海鷗自在版有望成為2025年小型電動車市場的“爆款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