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技術和搞安全之間,他們選擇了搞關系和搞笑!
轟Party | 04-28
22712
今年的上海車展場館里,鎂光燈依然刺眼,193場發布會以平均每20分鐘一場的密度轟炸著媒體社群,但其表面的繁榮下卻暗藏著行業的集體焦慮。這場被戲稱為"汽車界春晚"的盛會,與其說是技術秀場,不如說是車企的“關系網盤活大賽”:有人靠送帽子把展臺變成快閃店,有人借大佬握手完成年度KPI擺拍,有人用明星站臺給PPT技術打掩護。
在“流量祛魅”的行業共識下,眾生相反而更顯得荒誕。當監管層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疾呼"守住安全底線",工信部也在車展前夕禁止夸大虛假宣傳,為智駕加上“安全閥”,我們的車展卻正在上演一部魔幻現實主義大劇。
流量狂歡的魔幻現實
盡管雷軍的缺席讓此次上海車展的氛圍降溫不少,但小米展臺憑借“免費發放棒球帽”創造了熱門話題,“雷軍每天免費送五千頂帽子”的相關話題也沖上熱搜,開展首日發放的5000頂品牌周邊吸引數萬人次駐足,相關話題在社交媒體獲得過億次曝光。
小米汽車官方微博于23日發布消息稱,媒體日第一天的帽子在11點41分前已發放完畢,雷軍也通過微博感謝觀眾到訪,次日更是不到10點就已宣布發放完畢。有媒體表示,在9點半到達展臺時,現場就已被圍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員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
更魔幻的是網紅“鹵鵝哥”的突然闖入。這位穿著大花襖、舉著榮昌鹵鵝的重慶博主,在直播鏡頭前強行突破安保沖向周鴻祎,高喊“紅衣大叔,嘗嘗家鄉特產”,拉扯持續20多秒。被工作人員攔住后,周鴻祎無奈又不失幽默地回應:“別在我身上抹油,握個手吧。” 并承諾“去重慶再拜訪”。這場精心設計的“投喂襲擊”,被網友扒出提前在粉絲群預告“要干大事”,甚至帶了專業拍攝團隊多角度跟拍。事后“鹵鵝哥”雖道歉稱“行為不妥”,但這場鬧劇已然成為流量時代車展生態的荒誕縮影。
周鴻祎的尷尬并非個例。當撒貝寧在極氪展臺對著車載K歌系統高歌《海闊天空》,當盧靖姍用雙語為捷途站臺,當69歲的陳道明乘坐問界M9亮相賽力斯展臺,車展正在變成“明星真人秀”的外景取景地。
還有蔚來展臺這邊,ET9搖頭晃腦,定時上演“天行之舞”,卡住小提琴家現場演奏的樂曲節奏點,直接讓蔚來成了熱門打卡點,觀眾圍得水泄不通。
同樣火爆的還有奇瑞展臺,據說奇瑞這次請來了5000名外賓,其中七八成是海外經銷商。不過有網友調侃說:“不愧是國際車展,都看不到國人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媒體日舉著相機拍攝的大多不是媒體,而是站哥站姐和網紅,流量的浪潮席卷車展。先是車企邀請明星站臺,將發布會包裝成粉絲狂歡,鎂光燈下,明星的光芒常常蓋過汽車本身;再到網絡紅人以夸張行為博眼球,將車展現場變成個人秀場。
與此同時,193場發布會,也讓2025年上海車展成為史上密度最高的“信息海嘯”,這導致了媒體資源的稀釋,不少活動都陷入了“自嗨”狀態。除了阿維塔邀請姚安娜、凱迪拉克邀請樊振東等有流量明星站臺的場次座無虛席外,仍有許多車企的技術發布會出現了座位空置的現象。
這種現象的背后,是在流量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汽車行業在技術傳播方面所面臨的困境。一方面,技術內容相對專業、枯燥,對于普通觀眾和媒體來說,吸引力不如明星和娛樂元素;另一方面,車展上發布會密度過高,媒體資源和公眾注意力被嚴重稀釋,也使得技術發布會難以獲得足夠的關注和傳播,導致車企在技術展示和推廣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
車展的核心應該是展示汽車行業的最新技術、產品創新和發展趨勢,為車企、專業人士和消費者提供一個交流和溝通的平臺。然而,從當前的現狀來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這一本質。
“商業聯姻”的預兆?
回歸到行業本身,本次車展上領導間的互動也很值得細品,其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與蔚來創始人李斌的“鑰匙交接儀式”,無疑是本屆車展最具符號意義的場景。
不過,鎂光燈照亮的不僅是兩位企業家的笑臉,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生存焦慮:面對充電網絡的壓倒性優勢,蔚來不得不拉來電池巨頭來共筑換電的護城河。
這場被賦予多重解讀的互動,或許是新能源產業“技術共同體”成型的縮影:根據雙方3月簽署的25億元戰略協議,寧德時代將深度參與蔚來換電網絡建設,并為其定制化開發巧克力電池系統。雙方的協同本質上是對補能生態的重構嘗試,或許能為行業樹立新的技術標準。
其次,還有南北大眾領導的罕見同框。上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傅強和一汽-大眾銷售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吳迎凱共同宣布推出“整車終身質保“政策,這展現出了跨國車企在華戰略的深度調整。
同樣的,此次車展上,比亞迪王傳福陪同長安朱華榮參觀展臺的行為也引發了大量關注。有業內人士猜測,雙方可能會在智能駕駛、三電系統等領域展開新合作。畢竟,雙方早在2018年就簽署了電池合資協議,已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2021年在此前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簽署了電池合資合作框架協議。
王傳福這次算是妥妥的“車展社牛”,不僅是長安,他還去了奇瑞、豐田、別克,應該是串臺最多的領導。
另外,車展上還能看到BBA的領導相互串門的景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車展國際化特征顯著增強。比亞迪展臺出現烏爾都語網紅直播、法國前總理拉法蘭駐足小鵬展臺、多國車企高管密集參觀中國品牌等場景。可以說,中國汽車產業已從“學習者”轉變為“被研究對象”。這種身份轉換帶來的深層影響在于,中國車企的技術路線開始反向輸出。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車展上密集“社交”畫面,或許也是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從“競爭紅海“向”“共生藍海”躍遷的一個暗示。這種躍遷不僅意味著企業從單打獨斗的零和博弈走向技術共享、生態共建的價值共生,更預示著中國汽車產業正在以“協同進化”的姿態,在全球競爭中構建起體系化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