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捷豹路虎存在的意義還有多大?
汽車門網 | 06-26
20766
近日,捷豹路虎在其舉辦的全球投資人大會上發布了其2025財年的業績。
財報數據顯示:捷豹路虎全財年實現營收290億英鎊,與2024財年基本持平;全年利潤25億英鎊,同比增長了15%,為2015年以來最高水平;全年息稅前利潤率EBIT達到了8.5%,同樣創下近十年新高。截至2025財年末,捷豹路虎實現2.78億英鎊的凈現金盈余。
其中,作為捷豹路虎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中國市場的表現自然是重點。數據顯示:2025財年,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營收51.12億英鎊,與2024財年基本持平,僅有輕微下滑。
然而,與捷豹路虎在華穩健的業績不同,其銷量表現卻略顯低迷。數據顯示:2025財年,捷豹路虎在華批發銷量僅8.4萬輛,同比下滑了19.7%。
這背后,主要是由于捷豹路虎在華進口業務與合資業務的結構性分化。
官方表示,過去一年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拿下了三個市場第一:國內70萬元以上豪華SUV細分市場捷豹路虎穩居銷量榜首;攬勝蟬聯100萬元以上豪華SUV細分市場銷冠;衛士則榮登70萬-100萬元級SUV銷量榜首。
其中,2024年攬勝在中國共售出了19825輛,在SUV市場整體下滑19%的情況下逆勢同比增長了6%,穩居百萬級豪華SUV銷量榜首,更在150萬元級以上超豪華SUV市場連續27個月蟬聯銷冠。
與之相反的是,2024財年奇瑞捷豹路虎全年僅交付3.35萬輛,銷量同比暴跌34%。其中,捷豹XEL與XFL兩款轎車合計銷量僅1.33萬輛;緊湊型SUV E-PACE更是銷量不足1萬輛。
不難看出,捷豹路虎在華主要依靠高價值車型作為銷量與利潤的支撐,原本計劃走量的車型幾乎沒有存在感。
今年5月21日,有媒體報道稱捷豹路虎集團正逐步放棄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戰略,自2026年起將停止生產自有車型,轉而采用中國平臺打造的產品進行品牌重塑。
報道中指出,捷豹方面目前在與奇瑞合資工廠投產的XE、XF和E-Pace車型將于今年9月停產,而路虎旗下的國產車型攬勝極光和發現運動版也將于明年底前退出中國生產線。
捷豹路虎隨后進行了澄清,表示這一傳聞并不屬實,并強調奇瑞捷豹路虎目前在中國的生產運營一切正常。
但要看到,捷豹路虎為提振銷量在華開啟大幅降價措施,已經對經銷商的盈利能力造成了沖擊。有經銷商表示:“店里多款車都處于虧本售賣的狀態,12款車僅有(路虎)攬勝和衛士是賺錢的,其他10款都是虧損的。”
同時,這一情況也讓捷豹路虎的經銷商感到了巨大的庫存壓力。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捷豹路虎的庫存系數已經超過了2.0,也就是說其庫存量達到了月銷量的兩倍以上,遠遠突破了1.5這一行業警戒線。
事實上,早在2018年6月,捷豹路虎的庫存系數就已經達到2.5。
庫存高企的同時,捷豹路虎在華的經銷商網絡也在收縮。截至2024年底,全國超30%的捷豹路虎經銷商陷入虧損,部分門店被迫退網或轉投其他品牌,這也導致捷豹路虎在部分地區的市場覆蓋能力也隨之下降。
這就是目前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的現狀。
最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環境愈發殘酷。當傳統豪華車企陷入貼身肉搏時,一眾中國本土造車新勢力也正不斷蠶食著它們的市場份額。為了穩住基本盤,幾乎所有豪華車企的經銷商都打出了巨幅優惠,這讓本就處于競爭劣勢的二線豪華車企更是承壓前行。“六折豹七折虎”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沒吸引力了。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汽車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已經深入人心,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不斷遭到擠壓。與此同時,中國本土車企在市場中的地位開始水漲船高,海外造車大廠的品牌影響力在不斷減弱。
若想留在中國市場上,捷豹路虎必須跟上市場趨勢。
去年,捷豹路虎與奇瑞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其未來推出的電動化產品將基于奇瑞TX1平臺開發,且使用捷豹路虎授權的“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預計2026年底在常熟的奇瑞-JLR工廠生產。據了解,新車將率先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未來還將提供純電和增程動力。
數據顯示:2025財年,奇瑞捷豹路虎虧損1400萬英鎊。在這樣的情況下,捷豹路虎需要依賴“神行者”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在華扭轉頹勢。
短期來看,捷豹路虎通過聚焦高端進口車型等在銷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在華實現了營收穩定。但長期來看,其只有解決合資業務疲軟、電動化進程滯后等結構性問題,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市場的可持續增長。
如今,“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正在加速在華落地,其究竟能為捷豹路虎在華帶來幾分成效,我們不妨先拭目以待。